帽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帽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曹操嗜色14名后妃生25子还打儿媳主意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1 11:01:34 阅读: 来源:帽条厂家

安阳“墓”的发现,再次勾起人们对这位的追忆。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,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,如《志》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“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”。唐代以前,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,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。然而宋代以后,兵变上台的为了统治的稳固,倡导正统思想,开始贬低曹操。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:身处三公之位,而行桀虏之态,污国害民,毒施人鬼。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有篡汉之心。元代以后,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,没人再提篡汉一说。

无论如何,提笔会写诗,上马能打仗,曹操这种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,易中天就称他为“可爱的奸雄”。曹操的文治武功为人所熟知,但中的曹操又是何许人?拂去岁月的尘埃,安阳墓的发现再次撩开他神秘的面纱,展现出他盖世奇才的另一面。

嗜色如命

曹操是英雄,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。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尸骨,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,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,却也可窥曹操的“好色”一斑。

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,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。当然,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,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。

曹操年轻时,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。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。有一年,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,新娘颇有姿色,便商定劫持新娘。天黑之时,两人溜至后花园,大喊“有贼”,调虎离山。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,袁绍在门口接应,曹操冲进新房,持刀劫走新娘。不想新娘呼救,其家人尾追而来。惊恐的袁绍在路边的荆棘丛中。眼见追者将至,曹操丢下新娘,助袁绍仓皇逃跑,这一次劫色未遂。

曹操年轻时好色,年长更是变本加厉。曹操迎汉帝都许后,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,不禁色心大动,将其据为己有。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。

有其父必有其子。曹操好色,也惠及、曹植两兄弟。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《洛神赋》,把这位美人比喻成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”。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“精神恋爱”,但就不一样了,他对甄氏早就倾心,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,将甄氏迎娶入门。

关于这段故事,《世说新语·惑溺》有过记载,曹操率军攻破邺城时令左右速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,左右回答:“曹丕已经去了。”曹操马上改口:“今年破贼,正好赏给他做奴。”当着众人的面,曹操当然不好意思承认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,“送儿作奴”是个很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借口。

更有人大胆推测,赤壁之战,也是曹操为美色而发。东吴有绝色大乔、小乔,曹操垂涎不已,于是挥师百万,欲夺得双娇还。不想“东风不与曹公便,铜雀无法锁二乔”。曹操对女色是否狂热到大动干戈的地步,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。

曹操嗜色如命,也颇多情。曹操原配丁夫人被休,二夫人卞氏原为歌姬,曹操尚未入仕之际,于春楼见其颜色不俗,便娶之为妻。卞夫人生下曹丕、曹彰、曹植兄弟,一直在幕后为曹操操持,曹操做了为魏王后,感念卞夫人功德,将她立为王后。曹操不离不弃,破格“立贱”,封其为后,足见其用情之坚。

曹操的礼法观念很淡薄,大约他把男女的好合看作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因此并不追求什么“妇德”,同样,他也并不要求人家为他守节。曹操这样想,其他人却未必如此,张绣的降而复叛就是典型的例子。建安二年(197年)春正月,曹操讨伐南阳军阀张绣,对于这段历史,《三国志》的记录是:“张绣降,既而悔之,复反。公与战,军败,为流矢所中,长子昂、弟子安民遇害。”

中国官方史书多遵循“为尊者讳”的原则,张绣当时为何反悔复叛,《三国志》语焉不详,但民间传闻的版本是:曹操强求张绣叔父张济之妻,激起了张绣的叛变之心。这一战,长子曹昂被杀,猛将典韦为护主也以身殉职。

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重病卧床,自知时日不多,颁布《遗令》。其语云:“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,使著铜雀台,善待之。”以遗令的方式嘱咐让妻妾仍住在铜雀台不至被赶走。他还担心她们以后日子艰难,劝她们学会做鞋子,卖了做生活费。悲悯之情,令人唏嘘。

祖师爷

历史上的曹操,可以说就是盗墓祖师爷。没想到一千年河东一千年河西,发掘出来的“曹操墓”,有被盗掘过的痕迹,真是捉雀的被雀啄,挖坟祖师爷的坟也被挖,曹操遭遇了“职业悲剧”。为此,民间戏称,“出来摸,迟早是要还的”!

之所以把曹操的盗墓行径用“摸”字代替,是因为曹操曾经以军队的名义组织盗墓,且将领头的冠之以“摸金校尉”的官职。

据历史记载,曹操打天下之初,为了筹集军饷,曾打过盗墓的主意。为保证盗墓有组织、有效率、保收成,曹操别出心裁,在军中设“发丘中郎将”、“摸金校尉”等职,由多人负责,专门研究、执行盗墓,基本是仗打到哪墓就盗到哪,哪座古墓陪葬多盗哪座。

“揭发”曹操盗墓行径的,是后来名列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大文人陈琳。建安五年(200年),陈琳在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檄文中声讨曹操:“梁孝王,先帝母弟,坟陵尊显,松柏桑梓,犹宜恭肃。操率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至今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。又署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”

檄文中,曹操所盗的就是著名的芒砀山王墓,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。《水经注疏》记载:“操发兵入砀,发梁孝王冢,破棺,收金数万斤。”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财宝,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,可见盗墓收入之丰。

历代王侯将相盗墓者不在少数,如西楚霸王、汉代广川王刘去疾等,但设专职掘墓淘金而且有文献记载的,最早应该是曹操,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盗墓祖师爷。

或许是生前盗墓留下了阴暗心理,曹操对身后事提出了薄葬、秘葬的要求。据他亲笔所写的《终令》记载,曹操在遗嘱中表示,要葬在“瘠薄之地”,“平地深埋”,“不封不树”,陵内“无藏金玉珍宝”。

号召节俭倡导薄葬

曹操是否挖别人墓太多而倡导薄葬没有定论,但曹墓薄葬和曹操提倡节俭有很大关系。

曹操一生主张节俭,反对奢侈。《魏志·武帝纪》注引《魏书》说曹操喜欢节俭,不好华丽。后宫不穿锦绣,卫士只穿一双鞋,帷帐屏风坏了则修补,被褥只是取暖用,一点纹饰都没有。《傅子》也说曹操的女儿嫁人,从婢不过十人。

曹操的《内诫令》,也真实记载了他反对奢侈靡费,提倡俭朴节约的不懈努力。其大意是:我不喜欢装饰美丽的箱子,所用的是掺杂新皮制成的皮箱。遇到乱世没有皮箱,就用竹子做成方箱,用丝帛罩在外面,粗布做里,这就是我平时所用的。王宫内妇人当时曾经置办箱子,已经弄坏……我的衣服棉被都已经使用十年了,年年把它拆洗缝补一下罢了。崇尚勤俭的至真性情跃然纸上。

曹操的节俭也的确影响到他对后事的态度。他认为世俗丧葬之俗“繁而无益”,所以在生前便预备了四季送终的衣服,盛放在四个箱子里,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字以示区别,并遗言“有不违,随时以敛。金珥珠玉铜铁之物,一不得送”。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他病逝于洛阳,死后穿的就是冬季平时所穿的衣服。

后来曹植为其父写下了《诔文》,说到曹操亲自选定了入殓的服饰,就是平常穿的衣服;他也没有将玺印带入墓葬,还规定仅用寻常的大麻绳担负棺木。曹植还追忆其父崇尚古朴,提倡敦俭,一生不以珠玉为好;在他的影响下,士民都以纯朴为荣。这些都是说明曹操号召节俭的直接证据。

曹操的《遗令》也谆谆告诫他的臣子:“天下尚未安定,未得遵古也。……葬毕便除服。……敛以时服,无藏金玉珍宝。”他甚至还要求文武百官吊唁时哭上十五声即可,安葬以后,便脱掉孝服;那些驻守各地的将士,都不要离开驻地;官吏们要各守其职。

曹操的薄葬做法,在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得到了有效传承。曹丕在黄初三年(222年)写下《终制》,对自己的后事有详细交代。其中说:我的寿陵要因山而成体,不要植树,不建立寝殿,不造陵园,不修神道。不要填塞苇炭之灰,不要敛藏金属器皿,随葬用品一概用瓦器。内棺油漆只刷三遍,含在口中的东西不要使用珠玉,不要放置珠襦玉匣。

曹氏父子提倡节俭和薄葬,并在某些地方谨小慎微,有着两方面的原因。其一,是他们对奢侈、腐败的危害认识很深。史料说曹操“明古学”,少时因熟读《说苑·反质篇》“舜漆食器,畔者十国”。即尧为天子,用土碗吃饭、用土瓶饮水,天下臣服。舜即位后,刻木为食器,涂以黑漆,结果有十三国的诸侯背叛了他,奢侈会导致亡国的道理。其二,是他们认为天下初定,社会生产遭受到空前破坏,物资严重匮乏、短缺。加之、两股势力没有消灭,还要打仗。出于军国物资的需要,全国军民都必需历行节约,不能奢侈浪费。

有研究者大胆推断,如果曹魏政权维持足够长,薄葬之风也许会成为传统,施及后世,甚至有可能改变古代中国的厚葬陋习。

安阳“墓”的发现,再次勾起人们对这位的追忆。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,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,如《志》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“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”。唐代以前,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,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。然而宋代以后,兵变上台的为了统治的稳固,倡导正统思想,开始贬低曹操。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:身处三公之位,而行桀虏之态,污国害民,毒施人鬼。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有篡汉之心。元代以后,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,没人再提篡汉一说。

曹操嗜色14名后妃生25子还打儿媳主意

无论如何,提笔会写诗,上马能打仗,曹操这种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,易中天就称他为“可爱的奸雄”。曹操的文治武功为人所熟知,但中的曹操又是何许人?拂去岁月的尘埃,安阳墓的发现再次撩开他神秘的面纱,展现出他盖世奇才的另一面。

嗜色如命

曹操是英雄,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。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尸骨,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,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,却也可窥曹操的“好色”一斑。

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,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。当然,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,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。

曹操年轻时,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。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。有一年,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,新娘颇有姿色,便商定劫持新娘。天黑之时,两人溜至后花园,大喊“有贼”,调虎离山。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,袁绍在门口接应,曹操冲进新房,持刀劫走新娘。不想新娘呼救,其家人尾追而来。惊恐的袁绍在路边的荆棘丛中。眼见追者将至,曹操丢下新娘,助袁绍仓皇逃跑,这一次劫色未遂。

曹操年轻时好色,年长更是变本加厉。曹操迎汉帝都许后,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,不禁色心大动,将其据为己有。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。

有其父必有其子。曹操好色,也惠及、曹植两兄弟。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《洛神赋》,把这位美人比喻成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”。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“精神恋爱”,但就不一样了,他对甄氏早就倾心,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,将甄氏迎娶入门。

关于这段故事,《世说新语·惑溺》有过记载,曹操率军攻破邺城时令左右速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,左右回答:“曹丕已经去了。”曹操马上改口:“今年破贼,正好赏给他做奴。”当着众人的面,曹操当然不好意思承认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,“送儿作奴”是个很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借口。

更有人大胆推测,赤壁之战,也是曹操为美色而发。东吴有绝色大乔、小乔,曹操垂涎不已,于是挥师百万,欲夺得双娇还。不想“东风不与曹公便,铜雀无法锁二乔”。曹操对女色是否狂热到大动干戈的地步,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。

曹操嗜色如命,也颇多情。曹操原配丁夫人被休,二夫人卞氏原为歌姬,曹操尚未入仕之际,于春楼见其颜色不俗,便娶之为妻。卞夫人生下曹丕、曹彰、曹植兄弟,一直在幕后为曹操操持,曹操做了为魏王后,感念卞夫人功德,将她立为王后。曹操不离不弃,破格“立贱”,封其为后,足见其用情之坚。

曹操的礼法观念很淡薄,大约他把男女的好合看作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因此并不追求什么“妇德”,同样,他也并不要求人家为他守节。曹操这样想,其他人却未必如此,张绣的降而复叛就是典型的例子。建安二年(197年)春正月,曹操讨伐南阳军阀张绣,对于这段历史,《三国志》的记录是:“张绣降,既而悔之,复反。公与战,军败,为流矢所中,长子昂、弟子安民遇害。”

中国官方史书多遵循“为尊者讳”的原则,张绣当时为何反悔复叛,《三国志》语焉不详,但民间传闻的版本是:曹操强求张绣叔父张济之妻,激起了张绣的叛变之心。这一战,长子曹昂被杀,猛将典韦为护主也以身殉职。

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重病卧床,自知时日不多,颁布《遗令》。其语云:“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,使著铜雀台,善待之。”以遗令的方式嘱咐让妻妾仍住在铜雀台不至被赶走。他还担心她们以后日子艰难,劝她们学会做鞋子,卖了做生活费。悲悯之情,令人唏嘘。

祖师爷

历史上的曹操,可以说就是盗墓祖师爷。没想到一千年河东一千年河西,发掘出来的“曹操墓”,有被盗掘过的痕迹,真是捉雀的被雀啄,挖坟祖师爷的坟也被挖,曹操遭遇了“职业悲剧”。为此,民间戏称,“出来摸,迟早是要还的”!

之所以把曹操的盗墓行径用“摸”字代替,是因为曹操曾经以军队的名义组织盗墓,且将领头的冠之以“摸金校尉”的官职。

据历史记载,曹操打天下之初,为了筹集军饷,曾打过盗墓的主意。为保证盗墓有组织、有效率、保收成,曹操别出心裁,在军中设“发丘中郎将”、“摸金校尉”等职,由多人负责,专门研究、执行盗墓,基本是仗打到哪墓就盗到哪,哪座古墓陪葬多盗哪座。

“揭发”曹操盗墓行径的,是后来名列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大文人陈琳。建安五年(200年),陈琳在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檄文中声讨曹操:“梁孝王,先帝母弟,坟陵尊显,松柏桑梓,犹宜恭肃。操率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至今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。又署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”

檄文中,曹操所盗的就是著名的芒砀山王墓,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。《水经注疏》记载:“操发兵入砀,发梁孝王冢,破棺,收金数万斤。”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财宝,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,可见盗墓收入之丰。

历代王侯将相盗墓者不在少数,如西楚霸王、汉代广川王刘去疾等,但设专职掘墓淘金而且有文献记载的,最早应该是曹操,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盗墓祖师爷。

或许是生前盗墓留下了阴暗心理,曹操对身后事提出了薄葬、秘葬的要求。据他亲笔所写的《终令》记载,曹操在遗嘱中表示,要葬在“瘠薄之地”,“平地深埋”,“不封不树”,陵内“无藏金玉珍宝”。

号召节俭倡导薄葬

曹操是否挖别人墓太多而倡导薄葬没有定论,但曹墓薄葬和曹操提倡节俭有很大关系。

曹操一生主张节俭,反对奢侈。《魏志·武帝纪》注引《魏书》说曹操喜欢节俭,不好华丽。后宫不穿锦绣,卫士只穿一双鞋,帷帐屏风坏了则修补,被褥只是取暖用,一点纹饰都没有。《傅子》也说曹操的女儿嫁人,从婢不过十人。

曹操的《内诫令》,也真实记载了他反对奢侈靡费,提倡俭朴节约的不懈努力。其大意是:我不喜欢装饰美丽的箱子,所用的是掺杂新皮制成的皮箱。遇到乱世没有皮箱,就用竹子做成方箱,用丝帛罩在外面,粗布做里,这就是我平时所用的。王宫内妇人当时曾经置办箱子,已经弄坏……我的衣服棉被都已经使用十年了,年年把它拆洗缝补一下罢了。崇尚勤俭的至真性情跃然纸上。

曹操的节俭也的确影响到他对后事的态度。他认为世俗丧葬之俗“繁而无益”,所以在生前便预备了四季送终的衣服,盛放在四个箱子里,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字以示区别,并遗言“有不违,随时以敛。金珥珠玉铜铁之物,一不得送”。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他病逝于洛阳,死后穿的就是冬季平时所穿的衣服。

后来曹植为其父写下了《诔文》,说到曹操亲自选定了入殓的服饰,就是平常穿的衣服;他也没有将玺印带入墓葬,还规定仅用寻常的大麻绳担负棺木。曹植还追忆其父崇尚古朴,提倡敦俭,一生不以珠玉为好;在他的影响下,士民都以纯朴为荣。这些都是说明曹操号召节俭的直接证据。

曹操的《遗令》也谆谆告诫他的臣子:“天下尚未安定,未得遵古也。……葬毕便除服。……敛以时服,无藏金玉珍宝。”他甚至还要求文武百官吊唁时哭上十五声即可,安葬以后,便脱掉孝服;那些驻守各地的将士,都不要离开驻地;官吏们要各守其职。

曹操的薄葬做法,在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得到了有效传承。曹丕在黄初三年(222年)写下《终制》,对自己的后事有详细交代。其中说:我的寿陵要因山而成体,不要植树,不建立寝殿,不造陵园,不修神道。不要填塞苇炭之灰,不要敛藏金属器皿,随葬用品一概用瓦器。内棺油漆只刷三遍,含在口中的东西不要使用珠玉,不要放置珠襦玉匣。

曹氏父子提倡节俭和薄葬,并在某些地方谨小慎微,有着两方面的原因。其一,是他们对奢侈、腐败的危害认识很深。史料说曹操“明古学”,少时因熟读《说苑·反质篇》“舜漆食器,畔者十国”。即尧为天子,用土碗吃饭、用土瓶饮水,天下臣服。舜即位后,刻木为食器,涂以黑漆,结果有十三国的诸侯背叛了他,奢侈会导致亡国的道理。其二,是他们认为天下初定,社会生产遭受到空前破坏,物资严重匮乏、短缺。加之、两股势力没有消灭,还要打仗。出于军国物资的需要,全国军民都必需历行节约,不能奢侈浪费。

有研究者大胆推断,如果曹魏政权维持足够长,薄葬之风也许会成为传统,施及后世,甚至有可能改变古代中国的厚葬陋习。

招聘网

招聘

招聘

找工作